“今后15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图正在制定,我们建议不制定‘禁燃’时间表。”9月16日,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大会期间接受《中国汽车报》等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正在制定面向2035年的汽车发展技术路线图,不主张制定“禁燃”时间表是专家组的共识。

2020-09-17 00:00:00 · 中国储能网--储能--要闻--专家访谈_426 阅读:1129
“今后15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图正在制定,我们建议不制定‘禁燃’时间表。”9月16日,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大会期间接受《中国汽车报》等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正在制定面向2035年的汽车发展技术路线图,不主张制定“禁燃”时间表是专家组的共识。

“今后15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图正在制定,我们建议不制定‘禁燃’时间表。”9月16日,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大会期间接受《中国汽车报》等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正在制定面向2035年的汽车发展技术路线图,不主张制定“禁燃”时间表是专家组的共识。

王秉刚进一步指出,在推动电动化转型的同时,我们要重视传统汽车的转型,因此专家们都不主张在中国提出“禁燃”的口号。不主张“禁燃”的三点理由是:

首先,中国地域广阔,地理、气候、道路等汽车使用环境复杂,多元化的汽车技术和多元化的能源结构或更加适合。

其次,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交通能源只有多元化才更加安全。

第三,中国的电力以煤炭发电为主,根据电力部门的规划,到2035年煤炭发电还是要占一半左右,而煤炭除了作为能源以外,还是珍贵的材料资源,需要珍惜。而世界上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可以利用。所以今后1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要并举发展。

王秉刚透露,2.0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在上个月通过了专家评审,预计很快正式发行。他随后讲述了关于新版路线图的十点认识。

一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应该并举发展。计划到2035年,我国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各占约50%。

二是节能汽车要实现混动化。

传统汽车的节能非常重要,同时我国还有二氧化碳减排的国际承诺,所以要把传统汽车的能耗降下来,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是混合动力。提高内燃机的效率没错,但是混合动力技术能够全面有效减少汽车燃料消耗。因此,全面电驱动化,即今后中国所有的车,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在内,都配备驱动电机,可能更加符合国情。

三是全面电驱动化。

就是将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链高度融合,整个汽车工业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把电驱动化作为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总思路。节能汽车有六项核心技术,即混合动力、集成技术、专用发动机技术、专用动力耦合机构技术、高性能电机技术、高水平功率型电池技术(电控系统技术)。由此,可以消除技术体系的界限,有助于形成中国发展汽车工业的整体思路和布局。

四是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不动摇。

纯电驱动是我国的主要战略取向,我国的纯电驱动目前在全球发展都是最好的之一。其中的电控技术,对全球电动汽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引领的作用,今后15年还是应坚持不动摇。

五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走出培育期,迎接快速发展期,产业链要做好部署,不能错过机会。

经过近十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过政策激励为导向的培育期,到了典型的新兴产业的S型曲线的转折点,从政策为主进入市场导向为主的时期,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虽然今年受到整体经济情况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其快速发展对产业链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投资者和企业家只看到整车厂,但是没有看到背后巨大的产业链,这是非常大的发展机会。

六是动力电池的产业链布局要兼顾技术进步与市场需要。

动力电池技术要多样性,包括能量型、能量功率型、能量功率兼顾型。因此,电池应用上可以分三类:普及型、商用型、高端型。这三种电池对性能、寿命、成本的要求都有区别。应该根据车辆发展的需求,来确定电池的类型。

七是电驱动系统是未来汽车工业产业链的重中之重。

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融合成为电驱动,就需要大量发展各种类型的电驱动系统。目前,混合动力的机电耦合系统是国内企业的技术弱点,亟待加强。

八是从新能源汽车使用特点与市场需求出发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

中国的基础设施一定是多样化的,各类车型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换电是非常好的一种基础设施模式,但只是基础设施中的一种,它不见得适合所有的车型。多种基础设施的形式在中国都有发展的可能,要尊重市场的需求。关键是要做到更加安全、更加经济、更加方便。

九是智能网联技术是整个汽车产业链发展的新机遇。

智能网联技术是汽车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交通设施技术等多领域技术的融合,不仅仅是汽车行业的事情,与交通基础设施等行业也紧密相关。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将会带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变革与机遇,同时它绝不是汽车产业独家能够实现的任务,中国汽车工业要与信息产业和交通系统密切合作,加强沟通,才能建设自主的产业链体系。

十是突破共性基础技术。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基础不牢,因为还有大量“卡脖子”的短板。当然,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是开放的,但是如果我们的企业很弱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希望投资者或者产业界把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到夯实基础,通过竞争把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橙电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 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2430586914@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橙电平台感谢您的分享!

TOPS
  • 日排行 /
  • 周排行 /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