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模仿太阳聚变产生能量技术突破,人造太阳建设进展有重大突破,该项技术对于能源与环境问题都有重要意义。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组织总干事贝尔纳·比戈6日在华盛顿宣布,经过各方10年的努力,这个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项目建设工作已完成一半

2017-12-11 00:00:00 · 金投网 阅读:272
核能模仿太阳聚变产生能量技术突破,人造太阳建设进展有重大突破,该项技术对于能源与环境问题都有重要意义。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组织总干事贝尔纳·比戈6日在华盛顿宣布,经过各方10年的努力,这个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项目建设工作已完成一半

核能模仿太阳聚变产生能量技术突破,人造太阳建设进展有重大突破,该项技术对于能源与环境问题都有重要意义。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组织总干事贝尔纳·比戈6日在华盛顿宣布,经过各方10年的努力,这个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项目建设工作已完成一半。

“这是一个很具有象征意义的里程碑,”比戈告诉新华社记者,“现在我们按时完成了所有预定目标。”

ITER,又称“人造太阳”计划,建设地在法国南部的卡达拉舍,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意义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旨在模拟太阳发光发热的核聚变过程,探索核聚变技术商业化的可行性。

欧盟、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和俄罗斯共同资助这个项目,其中欧盟出资约45%,其他6方各承担约9%。

根据ITER的最新部署,2007年至2025年为建造阶段,2025年12月第一次点火,2035年进入运行阶段,最终在2050年前后实现核聚变能商业应用。

比戈说,除美国外,另6个参与方现已同意在2018年年中前承诺支持建造阶段200亿欧元(约合236亿美元)的最新总预算。他造访华盛顿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获得特朗普政府的承诺,为实验堆相关组件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如果美国没有按时提供资金……这会破坏整个项目,我们将无法在2025年完成建设任务。”他说。

目前,世界各地的核电站通过重金属元素原子核发生裂变反应获得巨大能量,而ITER通过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发生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核聚变反应的原料在地球上取之不尽,反应放射性微乎其微,对环境的污染很小,因此被认为是未来解决世界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橙电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 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2430586914@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橙电平台感谢您的分享!

TOPS
  • 日排行 /
  • 周排行 /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