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湖北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院士工作中心2017年度工作会在汉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十三五”船舶及海工装备重大项目——海洋核动力平台已进入技术设计收尾阶段,即将转入工程建造,首个平台预计2020年前问世

2017-11-28 00:00:00 · 湖北日报 阅读:267
11月26日,湖北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院士工作中心2017年度工作会在汉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十三五”船舶及海工装备重大项目——海洋核动力平台已进入技术设计收尾阶段,即将转入工程建造,首个平台预计2020年前问世

11月26日,湖北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院士工作中心2017年度工作会在汉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十三五”船舶及海工装备重大项目——海洋核动力平台已进入技术设计收尾阶段,即将转入工程建造,首个平台预计2020年前问世。

海洋核动力平台是一座海上小型核电站,有“浮动式”和“可潜式”两种类型,可适应不同海域环境,为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岛礁等提供电力,未来将成为我国海洋国土上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该项目2015年底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我省与中船重工合资创办了“中船重工湖北海洋核能有限公司”,该公司为海洋核能的业主公司,中船重工第719研究所为工程的技术总负责单位和工程总承包方。平台批量建设后,将形成市场规模逾千亿元的海洋核能产业链。

719研究所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麟表示,该平台是典型的军民融合项目,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民用需要,解决了安全性、辐射防护、废弃物处理等多项技术难题。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院士工作中心在组织总体方案设计论证、动员省内企事业单位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

湖北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技术实力雄厚、人才聚集度高,为充分发挥这些优势,2013年初我省成立湖北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院士工作中心。目前,中心拥有包括“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在内的30名院士。依靠院士们的智力支持和行业影响力,我省在海洋核动力平台、世界首例超大型深远海智能渔场等一批高端产品上获得突破性进展。

省国防科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创新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公共服务模式,院士工作中心今年筹备推进了湖北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18年将正式运营。届时,该公共服务平台将成为我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并提供成果转化、人才培训、测试认证、标准制定、投融资和企业孵化等一站式服务。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橙电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 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2430586914@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橙电平台感谢您的分享!

TOPS
  • 日排行 /
  • 周排行 /
  • 原创